返回首页新闻中心公司动态 > 古镇绿博会再掀“绿色旋风”

        字号:   

        古镇绿博会再掀“绿色旋风”

        日期:2009年12月29日 08:51

                                            
             第二届中国(中山)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以下简“绿博会”)开幕的日子正一天天临近,走进古镇这个早已闻名遐迩的灯都,茫茫绿色尽收眼底,令人不禁心旷神怡:街道两旁,各主干道路的绿化种植已经基本完成;绿博园中,235个展位正在紧张地进行最后的装饰;花木场内,花农们发自内心的微笑感染着每一个客商。

          首届绿博会所带来的连锁反应远远超乎古镇人的想象。一年之后,第二届绿博会的举办则承载了古镇人更多的期待。如今,一股绿色旋风正从古镇悄然兴起,并逐渐席卷至全市各大镇区乃至中山周边城镇。正如古镇副镇长蔡锡元所指出的,古镇绿博会所提升的不仅仅是整个绿色产业,还有人们的认识水平以及生活品味。

          【产业提升】

          由田间议价过渡到市场竞价

          

          一年之后再次回首古镇首届绿博会的空前盛况,蔡锡元至今仍相当感慨:它所带来的连锁反应远远超乎古镇人的想象。

          确实,一个靠灯饰产业闻名世界、年工农总产值近200亿元的工业城镇,将在当时收益并不算高的花卉苗木产业作为其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这在一些人看来无法理解。而在金融危机依旧肆虐的2008年举办首届绿博会,这又令许多人对其可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产生疑虑。

          然而,对于在当时年产值已经达到10亿元以上的中山苗木产业来说,通过举办绿博会打破发展瓶颈的意愿却尤为迫切:虽然较早时期中山已形成的“公司+农户”的营销模式在古镇、横栏等地表现得十分明显,但这种模式显得十分零散,根本无法适应被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所深层次影响的市场。

          “找市场不如建市场”,绿博会正是古镇在这一理念的驱使下建成的一个“大市场”。绿博会的出现,以超市、集中展示等形式为中山的本地农民和苗木经销商提供了“一站式”服务,搭建了集中且有影响力的交易平台,从而使中山的花木业从“田间议价”转向“市场竞价”。自此,中山的苗木产业交易形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据蔡锡元介绍,首届绿博会成功举办之后,一时间各种生产要素竞相向古镇乃至中山的绿色产业汇集。以贯通古镇、横栏、大涌、板芙和神湾5镇苗木产业的纽带古神公路为例,据统计,过去一年来古神公路沿线新增苗木基地中,古镇多达5000多亩,大涌、横栏、神湾等镇区也增加了1000多亩。

          而在首届绿博会的带动下,如今古神路沿线一带已成为花木场的“天然门面”,许多户主已舍不得将其作为花木培育场,而是在“门面”上进行了装点,宣传品牌形象,并把培育基地搬到离公路较远的地方。

          “过去古神公路沿线的土地年租金每亩均价不足1000元,但如今已经上涨到了四五千元每亩。一些好的地段土地租金最高已超过1万元每亩。首届绿博会的举办令中山发展绿色产业的热情得到极大的提高。”蔡锡元说道。

          【认识转变】

          昔日“鸡肋”今成“黄金馍馍”

          

          在蔡锡元看来,首届绿博会所带来的效益已经远不局限于绿色产业。更为重要的是,古镇乃至中山人对于绿色产业的看法因为绿博会得到了较大的转变,昔日被视为无味鸡肋的绿色产业,如今不仅蜕变为香馍馍,更可以说是“黄金馍馍”。

          “在首届绿博会举办之前,许多中山人对绿色产业的认识很浅。在他们看来,绿色产业仅仅是种几棵树,养几盆花,经济价值相当低,无法成为地方的支柱产业。然而,绿博会以及绿博园对绿色元素的有效重整使得绿色产业的附加值得到极大的提高,可以说达到了‘一元变三元甚至五元’的效果。经历首届绿博会,许多人在大开眼界之余才焕然大悟,原来绿色产业除了树和花之外,还有锦鲤、名龟这些经济效益相当高的项目。办绿色产业原来还可以赚到更多的钱。”蔡锡元笑道。

          蔡锡元所谈及的并不夸张。在经历第一届绿博会后,古镇不少灯饰老板纷纷转向经营苗木产业,规划近万亩的南方绿博园已于今年年初就被客商“抢占”完。

          而有了首届绿博会的成功作铺垫,第二届绿博会进行招商之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可以说是争先恐后地赶过来商谈参展事项。目前,来自西班牙、泰国、台湾、福建、浙江以及本省市知名园林绿化企业已经提前入园经营,并带来了西班牙橄榄树、荷兰郁金香、神州木兰园、茶花世界、古龙园艺日本黑松、紫薇园、金茶花、杜鹃花等集各国之特色和各家之所长的产品,以在绿博会这个国际化的市场中全面展示园林苗木科研的最新成果。

          “以前不那么重视农业还勉强说得过去,但现在大不相同了,全镇绿色文化氛围浓厚了,环保意识增强了,群众的生活品位也提高了。”蔡锡元指出,如今从事绿色产业已然成为古镇新的潮流,不少有钱人一改往日爱打麻将的作风,平日种种罗汉松,搞个赏茶园,生活得更加惬意。

          【形式创新】

          面对面交易延伸至网上交易

          

          纵观当前国内外各大知名展会,将会展交易延伸至网上以同步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博览会,已然成为一股新兴潮流。古镇绿博会也不例外。

          尽管如今仅举办了一届绿博会,但蔡锡元透露,当前古镇正在建设中国南方最大的绿化苗木交易中心———中苗交易中心。目前中苗交易中心的初期网站绿博园信息网已经投入使用,后期的服务大厅建设也已接近尾声。绿博会期间,该交易中心与信息网将成为苗木商与花农交易沟通的平台。

          据了解,绿博园信息网有搜索功能,商户只需要登录网站,搜索相关苗木,即可以找到中山花农提供的相关产品,包括大小、型号和图片等,并且可以在网站上发布求购信息。

          “由于中山苗木市场较大,品种较多,单单录入中山的信息就需要半年的时间,预计还要花两年时间,完成网站的全面信息录入工作。目前,已有300余家花农在绿博园信息网注册。”中苗交易中心项目负责人魏建全对记者说道。

          记者在绿博园信息网上看到,目前已有十几家大型苗木场、花木园林在网站上发布了销售信息,展示的苗木商品型号俱全,种类繁多。此外,绿博园信息网还有珍稀园林、濒危乔木等园林信息介绍和家庭园艺、景观设计等实用性强的内容。而业界资讯板块提供全国各地花卉苗木交易、技术研发等相关信息,方便花农相互借鉴,交流种植心得,提升科技含量。

          据悉,网站工作人员目前正加紧收集古镇农户资料,进一步完善网内信息资源,为该镇农户的花卉苗木产业提供专业市场信息平台。下一步,古镇将吸引市内更多的花农“驻网”,以打造具有中山特色的花卉苗木销售网络。

          另据透露,中苗交易中心的服务大厅占地260多平方米,分为三个区。在交易区有大型LED显示屏,上面有花农的苗木出售信息,另一边是商户的求购信息;交易大厅是供中介人士、花农、商户相互交流的场所;办证营业厅则为花农销售苗木办理运输、检验等相关证件。目前服务大厅已经开始试营业,相关硬件设施正逐步完善,预计12月30日全面投入使用。

        上一篇:硕泉境外市场结硕果

        下一篇:纪实导航

        所属类别: 公司动态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硕泉园林